中美网络冲突三大问题如何妥善解决?—读习总书记华尔街日报采访的随感
2015-09-23 14:48:47
  • 0
  • 9
  • 15
  • 0

习总书记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全文,值得深读。面对尖锐的提问,总书记如同高手拆招,迎刃而上,回答得可以说有勇有谋,不回避,开阔大气,软中有硬,尤其亮点多多!与网络相关内容比重大,份量足。单拎出来,大约占了1/4。与当下网络一不小心抢了中美关系头条的现状吻合。

首先,对国际治理中的中国立场与中美关系的论述原则,可以直接用作解决中美网络冲突的总体原则与方向。然后,中美网络冲突看起来纷纷扰扰,此起彼伏,其实就简单、清楚的三个火力点:一个就是知识产权窃密与网络攻击,这貌似是美国政府最关切的;一个就是网络安全审查,当然是美国企业最真真切切关注的;一个就是内容审查与准入,是我们政府最看重的,我们的底线是什么。三大点,火势都够大,让与不让,退与不退,总书记都一一破解了,明确了原则,明晰了方法,答案尽在其中。如果你还觉得有些地方不够过瘾,那是因为一些具体执行方面,不需总书记来点透。总之,中美网络冲突难题,突然上到头条,有必然,更有误会。把要害处都解透了,解决好,网络问题的重要性与优先级,最终该在什么位置就呆在什么位置。当然,这还需要更长的勤勤恳恳、埋头苦干。

中美网络冲突三大问题如何处理:一个红烧;一个清蒸;一个凉拌!总之,都要马上给做了!味道鲜美与否不说,马上能上桌是关键。行胜于言,围绕中美网络冲突问题,有习总书记高屋建瓴的指导,专家学者们就不要再继续高谈大话、熟话、套话和空话,救火救急的事情就不能再天天顶层设计。而是进一步理清问题,解剖分析,善于化繁就简,抓重点要点,拿出靠谱切实的对策,拿出可操作的方案。真正到了一个一个解决问题的时候了!至于网络强国等问题,我们倒不妨继续天马行空一阵。

中美之间网络冲突可以分为一个原则问题和3个具体冲突点。不妨一一简要解析一下,然后再逐一更深入剖析。

一个原则问题: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创新完善

习总书记说:“世界上很多有识之士都认为,随着世界不断发展变化,随着人类面临的重大跨国性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有必要对全球治理体制机制进行相应的调整改革。这种改革并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创新完善。“穷则变,变则通。”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世界,都需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持活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符合世界各国的普遍需求。中美在全球治理领域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应该共同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这不仅有利于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也有利于双方合作推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总书记这个精神完全适用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中国原则。积极推动全球网络治理的调整和改革,但是并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创新完善。中美两国在网络治理问题上不是冲突与斗争,而是“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

有了这些基本的原则,三大冲突点,可以变得很具体,很清晰,也就不能得到管控和解决。

第一个冲突点:被误判的知识产权窃密和网络攻击

知识产权窃密和网络攻击的真相:中美两国政府在网络空间的一定程度失控,是摩擦的根本,而越来越活跃而复杂的黑产是问题的核心。

首先,不是中国外交部屡屡重复讲套话,事实上中国肯定不存在政府层面意志统一的网络攻击问题。而恰恰是,包括中美两国政府在内的网络治理失控造成的庞大的网络黑产,以及在黑产利益驱动下的部门越界是有可能存在的。

解决这个问题涉及三个层面,政府层面、商业层面和社会层面。政府层面,军事、情报及其他,也要分层次解决。中美早日签署网络军备协议,倒是一个好开端,成为中美网络合作的第一块基石。有些专家倒不用过于患得患失,总担心美国给我们挖个坑。网络武器不攻击民用关键基础设施,这应该成为各国基本的准则,从中美先做起,无疑是最好的。

“中国政府不会以任何形式参与、鼓励或支持企业从事窃取商业秘密行为。不论是网络商业窃密,还是对政府网络发起黑客攻击,都是违法犯罪行为,都应该根据法律和相关国际公约予以打击。中美双方在网络安全上有共同关切,我们愿同美方加强合作。”进一步明晰规则和界限,增强约束力和控制力,是可以成为很开阔的共同点。双方联手建立常态化的机制,完善网络治理,形成更多层次更紧密更高效的合作,都是很快可以付诸行动的。

尤其是面对危机国家和社会的黑产。更是需要全球性的联手。

中美之间在网络方面信任缺失是现实。通过加强了解,加强合作,信任的建设是时不我待的。

第二个冲突点:被曲解的网络安全审查

近来,安全审查制度动静不小,因为这个事情很新,缺乏经验,缺乏积累,难免有用歪的时候,有走偏的地方,造成了不小的风波。毕竟,涉及诸多企业的重大利益。

毫无疑问,由于美国对于网络空间不断政治化和军事化,中国网络安全保障制度在外在压力下变得格外严峻和迫切。而阴谋论有着一定市场的背景下,过度的、片面的泛安全化的苗头的确存在。

习总书记说:“中国尊重非歧视性规则的国际营商惯例,遵守国民待遇等入世承诺,公平公正对待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所有市场主体,欢迎跨国公司同中国企业开展各种形式合作。”

制度建设的难度实际上被大大低估。闹点风波,走点弯路,也在所难免。但是,虽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中国建立一套国内外一视同仁、与国际主流对接、非歧视的安全审查制度,这是势在必行也是势不可挡的事情。但是,通过安全审查制度来排斥国外企业,显然是不可行,也不可取的。通过制度保障安全,是为了更好开放。

恰恰是诸多具有丰富经验的跨国企业,在满足不同国家和区域的安全保障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应该成为安全审查制度的重要主力军。

第三个冲突点:被误解的内容审查和市场准入

“只要遵守中国法律法规,不损害中国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我们欢迎外国企业在华发展,尊重和保护外国企业合法利益。国际社会要本着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则,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

由于谷歌、Facebook和推特等美国最著名的互联网公司的事实缺席,使得中国网络内容审查和市场准入,大概是最受全球,也最受国人误解的问题。比如,谷歌的缺席是因为谷歌不乐意也不愿意接受中国法律的审查,它自己主动退出中国。目前客观的事实是,只要愿意遵守中国法律,中国互联网市场是开放的,上述企业都可以进来。

我们必须承认,这个问题上当然也有自己责任。首先,遵守法律法规这一句话,不能是一个万灵药。我们必须拿出明确的清单,一个互联网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到底需要遵守哪些具体的法律?能不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一一罗列出来。到底需要哪些具体的政府主管部门的许可和同意,到底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和要求?目前显然是还没有清晰的,因为我们的很多法律法规还不够阳光化、清晰化。甚至,还有很多还没有出台。这样摸不着头脑的局面,就容易让国外互联网企业进入中国像“等待戈多”一样。最终形成了全球性的市场封闭的共识与错觉。

当然,也有外企自身如何发挥能动性的问题。进入中国市场,与其老老实实等候不知道何时出台的明确的规章制度,不如积极主动。比如,在最敏感的内容审查没有准备好之前,没有什么障碍的研发和市场部门不妨先捷足先登,率先进入中国市场,形成既成事实的存在感。这一点,我很欣赏Uber中国的风格。其实,无论是数据安全还是社会动员能力等,Uber都属于相当敏感的商业模式。但是,Uber也没有等哪个部门批准,等哪个法规出台,自己迅速而生猛地在中国遍地开花了。总之,中国市场的能动性很重要。在2010年谷歌退出之前,美国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进入中国都没有形成障碍。今天,微软Bing和Uber中国的存在,都说明了有时候所谓的禁区,还在于我们自己的思想层面。

总之,明晰化的法律法规,可操作的准入条件,消除不必要的门槛和壁垒,这是我们需要尽快补课的。而带着创新和更大发展理念的外企们,也大可以更好积极主动性。

总之,无论是误判、误解还是曲解,都不是单方面的原因,中美双方都应该抱着合作的积极态度,彼此完善,共同努力,将三大问题给一一得到控制。不让网络问题成为中美关系大局的麻烦制造者,而成为网络时代中美关系最佳的正能量。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