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事件的根源、本质和出路
2021-12-15 14:27:08
  • 0
  • 0
  • 2
  • 0

方兴东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

观点摘录:
基础设施具有不可贸易型、准公共性。基础设施是能力系统,是准公共物品,是支撑系统,还是能力放大系统。知网是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基础设施,知网事件的本质是权力和利益的失衡。
面对全球学术共同体,中国应该通过积极进取的制度创新,引领全球开放存取运动!
解决知网问题的出路是拆解知识“围墙花园”,消除科研壁垒。

发言内容:

知网这个事情的定位是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这个定位很清晰很准确,而且这个事情的本质还是学术共同体的基础设施。它有两个问题:一是学术界本身的困境,学术界离不开这个基础设施。二是他本身还不是简单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不是说授权、收费就可以的。比如说我作为一个学者,如果现在知网对我来说我离不开它,而且如果我的学术不在知网里面呈现出来,相当于我的学术社会性死了。所以它不是利益问题,我不在乎收多少钱,而是怎么样为自己、为学术界、为国家,甚至为人类,能够利益最大化。所以简单的把它拆解出竞争关系的几家可能都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这个议题在数字论坛上作为一个选题,搁置了很长的时间一直没有动手,这一次终于是个契机,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复杂的。

因为知网的问题也不是价格的问题,例如学校停用了学生怎么办?老师怎么办?所以知网本身是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基础设施。我刚好最近在研究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它有它的特点,不可贸易型、准公共性。

基础设施这个概念本身是启蒙运动的理念,怎么样促进世界的流动、开放。商品也好、思想也好,怎么样能够进一步加强自由流动,这是整个基础设施核心所在。从哲学角度来说,基础设施本体论,它就是使其他物质能够移动的物质。所以它对于学术界来说,知网这个东西本身促进了整个学术界的知识流动和交流。现在很少人会去找学术刊物本身,基本上都是从知网上面看,属于你的一篇论文在知网上面出现不了,它相当于就不存在,所以不能用传统的出版版权。

媒介哲学家说基础设施是大型的具有力量放大的能力系统,跨越巨大的时间和空间将人和机构连接起来。知网就是跨越巨大的时间和空间把人和学术成果连接起来。这种能力系统已经是一个既成事实了,很难再造第二个。或者第二个造出来以后,把学术分成两个系统反而更麻烦了。所以知网本身是中国学术界的能力系统,也是联结系统,也是支撑系统,处在学术界的枢纽地位,不可或缺,而且会越来越重要。它拥有的不仅是利益问题,是一个巨大的权利,不管是在学术刊物有权利,在每个学者、每个高校都有巨大的权利。这种权利应该怎么治理?它应该怎么平衡?这可能是这个问题的根本所在。

所以我觉得它权利和利益的平衡问题,尤其是把它作为资本逻辑的一个企业来运作,跟它本身所承载的社会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失衡。我觉得它应该在机制上有一个根本性,不能靠简单的打官司赔一些钱就完事,这都不是作者本身关心的问题,这是知识产权制度开始反过来侵蚀知识生产,这个大水开始冲了龙王庙,一味的通过保护解决不了知网这种问题,包括价格趋向。我们现在做网站经常大量的“版权敲诈”和“专利流氓”来敲诈,制度本身就有问题,所以拿知网的商业模式来做个比喻,它是把全国科研人员“种子粮”,当做自己的粮食来吃了。它是给整个国家的知识生产和分享做了很好的东西,知网很好,这一点充分认同,而且非常好,但是它利用这个好为整个知识生产筑起了越来越高的围墙,来实现自己一家企业的利益和权利的最大化。这就是问题所在。

那么问题怎么解决?从学术本身来解决,自己造成的问题自己来解决。学术共同体最重要的是科学精神或者学术界的价值观,就是默顿说的四个规范,核心是以人类的福祉为准则。我觉得根本是科学的逻辑、资本的逻辑和政治的逻辑,是塑造现代社会的三大力量,怎么在知网里边取得一个新的平衡。如果用资本逻辑,它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逻辑造成了这个问题,所以学术共同体怎么能够解决这问题也是研讨会希望大家讨论的,希望这个问题能有一个妥善的解决。

目前中国在全球学术共同体中属于后发优势,前期看了大量的国外文献,借助别家科学共同体的成果,中国才慢慢发展起来。现在怎样才能后来居上?必须用更加开放的机制,站在一个更高的价值观角度,才能后来居上。我觉得应该发挥中国的制度优势,在全球开放存取运动里让中国能够起到引领作用。知网的问题不仅是中国的问题,全世界的科技出版都面临这个问题,是全球都面临的“心梗”问题。中国能不能率先解决?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机会。

另外,因为知网的问题关系的是一个国家的知识创造和创新能力的观点问题,所以面向中国未来发展的需要,应该在国家的发展战略角度来定位它的价值。目前来说时机已经成熟了,它本身也是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扩张,这是一个典型的资本扩张的案例。另外,在中美科技战这种情况下,中国自己的知识生产和供给能力如何提升?这是我们抵抗力的核心所在。利用赵教授的这次契机,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浪费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知网的问题,它作为学术界事实上的基础设施,可以多管齐下,可以从知识产权、反垄断,最根本的还是要通过机制体系的系统性、根本性解决,以此推动开放免费、促进知识共享,才是根本之路。知网应该越办越好,它有很大的可能性。

我认为最终解决它的出路是怎样拆解知识“围墙花园”,消除科研壁垒。参考欧洲《数字市场法》的守门人的定论,承认垄断地位,承认基础设施的关键作用,承认带给学者、带给学术界巨大无比的价值。就是因为你有这么大的权利,但是要承担相应的各种义务,从基础设施的定位出发来改变它的整个机制。

所以我建议:

1.知网应该从上市公司分开,不能作为一个资本逻辑的盈利性主体。

2.知网要成为一个非盈利机构,不能以谋求利益最大化做为它的根本目的。

3.论文的检索、下载这个基础功能不仅仅只面向所有高校免费开放,应该面向所有全民免费开放,提供整个社会的知识供给。

4.知网还可以开展相关和适当的增值服务,知网现在目前拥有的数据可以做很多增值业务。

5.如果增值业务不能支撑运营和建设,国家应该财政给予支持。

6.一定要构建多方协同治理机制,涉及多方的利益一定要多方协同治理,不能由一个公司来治理。

7.建立合适的激励机制,把学者们的一些权利也可以纳入,但这个还不是根本所在,它跟一般的版权还是不一样。学术的成果对我们来说能够发表出来要花很多费用,甚至有的刊物要收很高的版面费才能发出来,所以本身不是版权的问题。当然,好的学者应该有激励,能够让大家生长出更好的学术成果。

8.知网本身未来通过开放可以释放无限的可能性,目前的权利它已经把整个学术共同体上下游汇聚在一起,通过开放的方式可以为社会做出重大的创新。比如说,中文版维基百科的知识工程是不是通过知网可以实现?很多可能性值得期待。

这个研讨会之后,能不能形成众多专家学者,共同发起针对知网事件对策与解决的倡议书!然后推动国家部门能够进行合理的解决。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