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东评《黑客:计算机革命的英雄》
2019-09-17 09:31:52
  • 0
  • 6
  • 10
  • 0

在所有描写黑客的作品中,最引人入胜的当数列维1984年出手的《黑客:计算机革命的英雄》。本书为大众打开了一个隐秘的世界,彻底、生动而详尽。列维作为《新闻周刊》的首席科技作家,至今仍安分地担当一个新闻媒体的记者。而本书成为他众多作品中最有影响力的一部。

  “黑客”一词来源于英语动词hack,原意为“劈,砍”。《新黑客网上字典》列举了  9种不同的解释。但该字典也收录了一个MIT(麻省理工学院)黑客菲尔的文章——“不要被这些看似很有弹性的解释给蒙了,‘Hack’其实只有一个意思,就是用精细高明的手段去挑战传统想法。”

  黑客曾是一种荣耀。它代表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反权威却奉公守法的计算机英雄。这群电气工程师和计算机革新者,才华横溢,行为孤僻,他们沉湎于技术和计算机,视工作为一种艺术。他们不仅仅是计算机革命的重要参与者,也根本就是计算机革命的主角和英雄。这就是《黑客》一书确立的价值观。

  列维第一次全面叙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的黑客史,尤其详述了黑客发祥地——MIT的“原型火车俱乐部”成员的活动情况。他们早期秘密穿梭于笨拙的穿孔大型机中,开启了计算机革命的历程。这群人中有Richard Greenblatt、Bill Gasper、Captain Crunch,甚至Bill Gates。他们自由不羁,反抗既有体制,却严格遵循黑客道德准则:自由使用,信息免费,打破权威,推动分权。全书的第一部分“真正的黑客”即介绍了MIT人工智能实验室的黑客情况。

  第二部分名为“硬件黑客”(Hardware Hacker),讲述硅谷发明PC的黑客。不是MIT所在的波士顿,而是硅谷成为了PC革命的中心,这里有设计第一台便携式电脑的李·费尔森斯坦、第一台商业化PC的缔造者爱德华·罗伯茨以及电脑爱好者汇聚的家酿电脑俱乐部。当然,最能吸引读者的,还是苹果电脑的创造者沃兹和乔布斯。

  第三部分名为“游戏黑客”(Game Hacker),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第三代游戏黑客。当时软件公司崛起,包括受沃兹影响而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黑客John Harris、Richard Garriott和Jay Sullivan等,创办了Sierra On-Line、Broderbund等软件公司。那时候,大家编写软件的兴趣主要来自于游戏,软件开始招来一夜间暴富的机会。有了巨大的钱眼,美国公司的商业文化开始大举入侵。盖茨等以“反黑客”的价值观和行为大举掠夺黑客们创造的成果,以精明商人的手段将这些创新兑换为“美元”。

  本书堪称一部“黑客列传”,最后以“最后一位真正的黑客”收尾。重点介绍了理查德·斯托尔曼的故事。斯托尔曼作为MIT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精神领袖,启动了自由软件运动,成就了今日Linux的辉煌。在本书完成近20年之后的今天,这位“最后的黑客”辗转于业界和社会的主流讲坛上,继续挑战商业时代的误区和偏颇。现在看来,列维把这顶高帽戴到斯托尔曼的头上,还真是“神来之笔”。

  在MIT人工智能实验室中孕育出来的“纯种”黑客,已经永远成为历史,随着IT应用的不断社会化,黑客的规模、特性和行为也越来越社会化。黑客究竟是天才?是牛仔?是艺术家?是罪犯?是恶作剧者?

  黑客文化的传统是一面最好的镜子,让我们看到我们自身和现实的不完美之外,仅仅把黑客当作社会文明的毒瘤来切除,仅仅用“电子恐怖主义”的口号来碾碎,是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要告别互联网的野蛮时代,首先要结束人类社会自身的野蛮行为。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