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现中的“信息腐败”
2022-01-05 16:39:58
  • 0
  • 0
  • 0
  • 0


  信息化作为国家战略来推动,决心的确很大。除了信息化应用本身,当然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动因。一是将信息化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工具。十五期间,国家在信息化方面投入约4万亿人民币,这4万亿不但是中国IT业的福音,同时足以影响国家经济的整体走势。因此,未来信息化投入将成为刺激内需、拉动经济的重要手段。二是将信息化作为继续改革走向深化的工具。中国改革开始步入深水区,难度越来越大。如今,借助最新的科技手段,也许能够取得更佳的效果。无论是政府信息化还是企业信息化,除了发挥工具本身的作用外,都试图以信息技术推动传统方法无法有效解决的体制与机制问题:包括提升企业市场化程度运作流程,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促进政务公开,改变传统的人才选拔制度等等。

  因此中国信息化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市场推动(包括资本市场)变成了政府推动!政府力量将是未来几年信息化的第一推动力。通俗点说,那就是政府开始为信息化“买单”。一股颇为壮观的“资源流”开始形成,许多敏锐的人物已经捷足先登,开始把握这前所未有的商机。许多掌握权力和善于与权力者斡旋的人,开始如鱼得水。但是,市场经济下,风险如同空气,无所不至。在看到美好的机遇同时,我们也得面对其中蕴涵的风险。过去,信息化最大的风险当然是资本市场的泡沫,是来自新的技术和新的机制。我们已经深有体会。如今最大的风险开始来自另一个方向: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毫无疑问,政府在信息化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其决心也不可动摇。但是,政府该如何扮演适当的角色却是一大难题。道理上将,政府主要为信息化创造更市场化的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该是信息化这场球赛的“裁判”。但是,会不会由于巨大的利益,而忍不住自己下场踢球,自己也当起运动员。实际上,这样的情况正在发生。

  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市场化。信息技术的目标就是改善市场运作机制、提升市场运作效率。而现在,用行政的手段和计划经济的机制来推信息化,其风险问题将格外突出。加上信息化是全新的事情,政府的体制特点和运作特性,以及人员的知识结构,都决定了其中潜伏的风险。如果不认清,可能造成信息化巨大的危害和长远的反作用。所以,风险是事实存在的,应该把降低风险作为重要问题来对待。正视风险本身,就是降低风险!

  目前最大的风险来自三方面:第一大风险,信息化触发政府机构内部冲突的风险。信息化是大多数人还不真正理解和明白的事务,因此质疑和反对的人会很多,因此除非第一把手是有远见者,由他全力推动,否则冲突不可避免。第二大风险,信息化成为“权力寻租”的风险。目前信息化是新生资源的要冲,不少人热衷于信息化,其意图其实在信息化之外。他们的作为会形成的一个新的腐败源头和信息化“黑洞”。第三大风险,当然是进行信息化本身的风险。这是技术性问题,必然存在,但不是根本性的风险,是可以通过吸收人才,改善机制来解决。但是,前两大风险却是政府参与所特有的。如今,已经有人在忧虑,那就是:“未来的腐败问题会不会大规模挥师信息化领域?中国未来豆腐渣工程会不会出现在信息化领域?信息化会不会成为中国发展新的黑洞?”。

  这种担心不是多余!信息化因为很新,目前“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因为很有用,信息化的理由如同尚方宝剑。但是,站在今天,我们必须想在明天。现在信息化还在预热期,大家都正在兴头上,许多人可以暂时“撒撒野”。但是,所有这些风险必将逐渐释放出来:所有的投资总有一天要追究真正的“回报”,有关信息化的问题总有一天大家都会开始清楚。因此,今天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用不了多久问题必将逐步显露。因此,为了信息化的未来,为了IT产业的未来,也为了自己的未来,所有参与信息化的人都应该在风险这面“镜子”面前,重估一切行为,真正把信息化的功夫下好。

  风险有其积极的一面,它就是市场经济的润滑油和催化剂!在政府推动信息化方面,我们也要“善待”风险。现在,我们都在播信息化的种子,热情高涨,也无所顾忌,但是我们的确应该好好考虑风险问题。理清那些风险是正常的,那些是不正常的。回避风险,漠视风险,而图一时之快,代价必然惨重。


2002年05月09日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