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TikTok事件本质就是商业史上的巧取豪夺?
2020-08-01 10:26:07
  • 0
  • 5
  • 688
  • 0

作者:方兴东

最新点评:第一次作案未遂,第二次卷土重来。四年前的文章,今天依然是同一手法不同套路而已!新点评:应该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抢劫案?不知道美国能够表现得多么艺术,多么优雅!但是,真高超的水平,也难以改变这一事件的本质。字节没有退路,也没法妥协,这不是一件商业问题,而是人类基本的商业规则和国际规则问题!这几天的进程看,这显然是一起预谋已久,准备充分,有一整套方案和流程的专业高手级的行动方案。时间点都是精准卡在美国大选前要鸣金收兵的。接下来,全世界都可以好好欣赏这场数千亿美元级的超级大劫案。精彩刺激程度肯定超过历史上任何大片和大案。对于命悬一线的TikTok来说,搞大拖久,就是唯一的生机所在,因为我们终究还是要对人类正义抱有最后的期望的。——2024年3月10号

题记:这篇我2020年的文章,如何研判TikTok事件扑朔迷离的走向?关键要看事情的本质。用最简单直白的比喻,TikTok就是一块肥肉,超级大肥肉,“肥肉逻辑”就是TikTok事件的本质。拜登也好,特朗普也好,不管他们如何表现,在这个本质上都是完全一样的。一切目的并不是什么国家安全,而是将这块超级大肥肉如何吃到嘴里。博弈的空间关键是吃到谁的嘴里。这也将决定未来的走势,只是一幕幕刷新的剧情而已。我们可以继续观赏下去,毕竟千亿美元级的肥肉,是创造人类记录的一场抢劫。注定不可能简简单单轻轻松松。总之,千变万化,肥肉逻辑始终是研判事件的底层逻辑。之前,肯定以为这种极限施压会迫使字节脱手卖掉。没想到遇上宁死不屈,眼看要鸡飞蛋打,这个结局肯定超出了他们的预想。砸了近两亿用户的锅,这个锅实在太大,拜登显然不想背,也背不起。这块肥肉吃起来,有点太不容易下嘴。接下来看特朗普能不能吃到嘴里,做交易的大师,看看人生能不能做成最大的一笔交易。做成了,特朗普以后也是高科技大佬,比做总统更爽。总之,这场戏远远没有结束,各种刺激、惊叹的可能性随时会出现,继续观赏吧。

图片来源:网络

美国一方面对TikTok施加政治压力,一方面洽谈收购大多数股份。分析此事的台前幕后,可以发现:TikTok在美国的遭遇,与其说是国家安全问题,不如说是商业史上的一场巧取豪夺。为什么如此说?

首先,如果说华为的5G涉及基础设施,勉强用国家安全,还能够自圆其说(其实华为事件本质也是利益的问题,而不是真正的安全问题)。那么,对于TikTok来说,用国家安全来施压,就实在圆不上。因为,TikTok作为一款短视频的超级APP,是一款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生活化、娱乐化应用。其服务与数据,与国家安全的敏感数据远远无关。更何况,TikTok应用建立在美国谷歌安卓和苹果iOS之上,真有桌子底下的安全问题,美国互联网企业可以“一清二楚”。

其次,如果是安全问题,那应该有理有据,拿出切实的理由,拿出证据来说事。但是,迄今也没有证据和理由(因为事实上就没有)。更重要的是,对一款产品和应用有安全顾虑,那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制度合规,是可以解决的。安全问题都是平衡问题,都是有手段和办法的。比如核心系统的源代码托管,比如数据本地化,比如通过数据跨境流动的合规性审查等等。更何况,针对安全问题以及安全审查合规制度,应该是一视同仁。无论美国企业还是中国企业,在制度面前,可以进行合规性审查,针对不合格的严重问题,才可以实施严厉的处罚和制裁,甚至关闭服务。

但是,TikTok一事,美国政府还有相关部门,从来没有拿出具体的理由和制度,来证明TikTok存在什么问题。因为,他们真正关心的问题真不是TikTok是否安全,而完全是因为TikTok崛起带来的巨大的商业利益问题。说白了,从头到尾,美国政府也没有真正拿出TikTok的安全问题,也对所谓安全问题的任何解决方案没有兴趣。不具体指出安全问题,不着手共同解决安全问题。所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安全问题显然只是一个借口和理由而已。

图片来源:网络

那么,TikTok事件背后争夺的商业利益究竟是什么?这也分几个层面。一个是TikTok本身的利益问题。TikTok前身是一个小应用,被头条收购之后,注入了新的来自中国市场的产品理念和娱乐元素,因此成为近年来全球性最成功的互联网应用(没有之一)。所以,TikTok蒸蒸日上,突破了主流化的瓶颈,成为了全民性的超级应用,其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千亿美元级的互联网平台。所以,这种“危难关头”如果能够“虎口拔牙”,从头条手中抢走TikTok,无疑是抢到了一座巨大的金矿。

图片来源:网络

其次,要看TikTok崛起背后的对巨大利益格局的冲击。迄今为止,真正对美国主要互联网巨头构成竞争压力的,就是TikTok。无论是全球市场还是美国市场,TikTok对Facebook、Google和亚马逊,甚至对Netflix和苹果,也构成长远的威胁。而且最明显,TikTok代表的短视频应用,代表了新一代的互联网“杀手级”应用,对于一直依赖搜索和社交媒体等旧一代互联网应用而成就霸业的Facebook和Google。TikTok的成功意味着用户群体不可逆转的大流失和大转移。所以,千亿美元级背后是万亿美元级的互联网商业版图势不可挡的格局重组。“狙击”与“扼杀”TikTok,是美国互联网巨头利益的必然取向。

图片来源:网络

第三层面,也是更大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的层面。无论是华为还是TikTok,这是中国高科技领域凭借自身原创性的创新能力而真正全球化的两家企业,一家硬科技,一家互联网,一软一硬,成为中国高科技全球浪潮的开创性力量。华为和TikTok的崛起,将对过去美国绝对主导的高科技垄断,开始构成了实质性的竞争压力,必然冲击和动摇美国基于科技的全球霸权地位。所以,TikTok崛起背后的全球高科技产业趋势,是美国政府最为焦虑的。通过国家安全的政治理由,将TikTok一举扼杀,无疑是维护自己利益的最佳方式。对于美国政府和美国互联网巨头来说,无疑是一箭双雕。所以,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针对TikTok是一种上下的共识和默契。

为了利益,本来也是天经地义,通过企业家精神,通过创新,通过公平竞争,以市场优势实现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而且,无论是企业家精神、创新还是公平竞争,这是美国过去成功和崛起的“法宝”,原本是美国精神的内在“基因”。但是,这一次,为了利益,不惜丢掉自己压箱底的价值观,吃相之难看,必将成为人类商业史上的最大丑闻之一。

图片来源:网络

TikTok是一家纯粹意义上的创业公司,基于完全市场化的开放、公平竞争,以自己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赢得包括美国用户在内的全球用户的青睐。TikTok的崛起,和硅谷起家的Google、Facebook等传奇性公司的路径与方式,完全一脉相承。TikTok完全不应该被利益之手如此“明争暗抢”。这样的事情更不应该发生在美国。可以想象,这种争抢无论成功与否,得手者最终也不可能真正笑到最后。美国要谋求更大的商业利益,要维持高科技的全球优势,唯有通过正当的创新和竞争,才是唯一的正途。这是美国过去成功的关键,也依然是未来成功的关键。

TikTok遭遇无辜的政治“迫害”,会给它带来极大的利益损害,甚至影响其全球发展进程。但是,只要不屈服这种不正当不道德的政治迫害,继续发扬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这个事件最终只是TikTok成为一个全球化高科技公司路上的“成人礼”。最终,一定是高举开放、创新、公平竞争和企业家精神等时代精神的优秀企业,笑到最后。

针对TikTok的围猎,也有少数明白的声音,《纽约时报》难得刊登了一篇文章《除了“封杀”TikTok,我们还有更好的选择》。文章说:“坦白说:我不相信TikTok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紧迫威胁的说法。”而且,“作为一款外国应用,TikTok在某些方面比美国的技术平台更容易进行监管。”“迫使TikTok以彻底透明的方式运作,这将大大减轻美国人的恐惧。它还可能成为科技监管新模式的测试案例,不仅可以提高中资科技公司的可靠性和责任感,也可以令美国公司有所改善。”

但是,TikTok事件的根本目的就是借助政治方式掠夺一家新兴的优秀公司,而不是真正的安全问题。TikTok本身没有什么不能解决的安全问题,也没有人真正有心要真的改善TikTok的安全问题。在中美关系恶化的漩涡中,巧取豪夺一家中国互联网最成功的创业公司,才是台前幕后的最终驱动。TikTok能否躲过一劫?在世界最强大的政治机器面前,谁能够乐观呢?!(方兴东所写文章,欢迎转载,无需另外授权,注明出处即可。)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