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T产业新势力的崛起
2022-01-03 13:18:03
  • 0
  • 0
  • 0
  • 0


  互联网资本市场的萧条已是既成事实,受其影响,整个IT业也遭遇巨大的压力,进入了近十年来最严重的调整阶段。营收达不到预期、利润大幅下滑、库存大增、裁员、更换领导人……这些坏消息不再是互联网公司的“专利”,而逐渐成为整个IT业的普遍症状。无论是网络,还是软件、硬件行业,甚至是IT基础设施都面临严峻挑战。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恰恰在这些痛楚之下,产业的新陈代谢将急剧进行,整个IT业孕育新的巨变。旧的势力正在式微,新的势力正在酝酿。在这种形势下,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80年代中期,中国IT业开始成形,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逐渐成为强势产业,脱颖而出,最终成为中国领潮的第一产业。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一批IT英雄,比如硬件领域四通的段永基、联想的柳传志、长城的王之等等,软件领域有金山的求伯君、方正的王选、科利华的宋朝弟以及杀毒软件的王江民等,他们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企业,更塑造了中国IT业,正式架构起中国IT业硬件、软件两极并立的完整格局。至今他们还是整个产业的中坚力量,活跃依旧。

  步入90年代末,中国IT业迎来了新的大变革,这就是互联网浪潮。经过两三年的热潮以及最近的低潮,互联网不但推出了一大批更年轻、更具活力的新生力量。而且,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促成了中国IT业结构性的全面调整,将IT业软、硬件单纯的两极世界重构成为由网络、软件、硬件“三足鼎立”的新格局。而且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原先的硬件业、软件业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到了今天,中国IT业全局性的变化初露端倪,新的势力正在崛起。

  2001年,《赢周刊》为我们提供了一份中国IT新势力的代表名单。这份名单当然不是标准答案,它与许多人心目中的名单可能会有很大差异,甚至与我个人心中的名单也不尽相符。但是作为一份“参考答案”,应该说这份名单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硬件领域有联想的杨元庆、TCL的杨伟强和方正的时西忠,他们构成了目前PC领域的“铁三脚”,也可能是未来“后PC时代”信息家电的实力派代表,他们占据的半壁江山使IBM、Compaq、Dell等外国硬件巨头也甘拜下风。当然,我们期望这一领域能够出现更多的新生力量,为其略显沉闷的格局注入新的活力。相对于硬件领域,中国软件业就相形见---,尤其是在微软、Oracle、IBM等国外软件巨头的紧逼之下,我们自己的空间十分有限。用友的王文京、金洪恩的池宇峰以及瑞星的刘旭,是这股新兴力量的代表,他们的成绩并没有与喊盗版的音量成正比。他们的崛起说明了,与其一味哭喊着“盗版有罪”,不如积极寻找真正的创新和变革之道,使中国软件真正赢得用户的青睐。

  当然,中国IT业最活跃的一极还是互联网。尽管这年月互联网有点灰头土脸,但也难以掩盖它的影响力和生命力。短短几年,似乎就走完了软硬件业十多年的历程。张朝阳、丁磊、王志东、王峻涛逐渐成为前辈。他们巨大的身影下,一些新的人物已经浮现起来,阿里巴巴的马云、新浪的汪延、TOM.COM的王先先等。“为什么是他们?”许多人都会责问,“起码他们还没有倒下”,一个朋友接过话茬。我想当前的情势下,这个理由已经足够充分。当然,这股新势力能否进一步崛起,可能还是要靠他们自己去证明。

  其实在网络、硬件、软件三足鼎立的格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不能忽视,那就是IT基础设施。既然是基础设施,注定了它是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基础设施领域也开始走向前台,因此网通的田溯宁是我们决不能忽视的新力量代表。另外一个独特的人物就王冉,他是充作投资顾问还是产业分析的角色?我想这些区分并不重要。因为随着中国IT业的崛起,只有网络、硬件、软件等躯体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有头脑、有思想才是健康的。当我96年介入IT时,那时侯独立的IT评论几乎是一片空白,更不用说产业分析。而今,只要看一下新浪网一大溜IT专栏就可见今日的辉煌。王冉的投资银行背景,为中国IT评论和IT产业分析注入了更为专业、更为理性的成份,也促使我们这些“同行”们加倍努力,不断提升自己。

  在乐观的同时,我们必须面对严峻的现实:目前正在主导中国IT业的,还主要是国际大公司。中国IT业尽管热闹,但相形之下,还是十分脆弱。其实面对这份名单,就不难感受到“底气不足”。因此,我们肯定成绩,但我们更肯定变化。我们尊重历史,但我们更欢呼新生力量。我们肯定成功者,但我们更愿意激励后来者。因为只有不断的崛起,不断的变化,才能推动历史的进步,也才能鞭策旧有力量的提升,才能激发新兴力量的使命感。变,永远是这个产业最戏剧、最精彩的成份。而IT业,就是我们这个时代进步最“核心”的部分。

  我们相信中国IT业更急剧的变化还在后面,我们愿意成为这场变革的推动者和欢呼者。在接连不断的“变局”后来,崛起的必将是一个更强大的中国IT业。(原文作为序言刊登于广东《赢周刊》)


2001年09月24日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