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智库报告 | 2021-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与大国科技竞争——全球反垄断、新冠疫情、中美科技战、俄乌冲突交织下的范式转变
作者简介
钟祥铭:浙江传媒学院互联网与社会研究院秘书长,助理研究员
方兴东: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
摘要
2021-2022年的数字经济和全球高科技,承受着新冠疫情、全球反垄断、中美博弈以及俄乌冲突等一系列重大的历史性冲击,将直接决定社会信息传播机制、国际传播格局和未来全球化进程。数字经济和科技如何在地缘政治,尤其是大国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既是企业和产业的需要,更是科技本身经历考验的过程。我们必须将观察的视角和思维的角度走向深入,短时期内科技在地缘政治面前不堪一击,中国互联网股价大跌,正在经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阵痛。但是,长期而言,科技有着自己的逻辑和生命力。挑战促使中国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激发全球竞争活力,科技才能继续超越政治、联结全球、造福人类的使命。
当前,以信息技术和数据为核心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已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推动双周期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动力和突破口。近年来,数字经济在中国迅速发展。作为引领未来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前所未有地重塑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图景,成为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率的新变量。2010年代与2020年代接替的五年,对于中国数字经济和全球高科技产业来说,正处于一个超越现象的剧变和阵痛时期,可谓是一场真正颠覆旧有格局,重塑新格局的革命。我们能否因此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能否重塑一个更加普惠全球的高科技未来。答案就在我们手中。
历史学家,年鉴学派的的第二代代表人物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的总体史观——以“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三种时段来观察历史,分别对应于历史的“结构”(structures)、“局势”(conjunctures)和“事件”(evenements)。对于2021年和2022年处于震荡中央的数字经济和高科技,我们也需要结合长短时段的不同视角,需要使用新的范式来思考当下发生的事实,也需要新的认知框架思考未来。
虽然政治力量始终是这场巨变的推手,但是,全球科技格局与进程的变革,可能才是影响人类未来走向的关键。数字经济与高科技领域,奠定了数字时代的基础设施,是社会基础设施之基础设施,国内国外高度贯通,其变化不仅仅影响产业,也将深度影响全球传媒与传播格局,还将重新确定人类数字文明前行的方向与节奏。
一
全球反垄断浪潮下的中国数字经济
当互联网诞生时,观察家们一边预测着一种“无摩擦的商业”时代的到来,一边担心着“伯特兰悖论”(Bertrand Paradoxes)的发生,即价格被推到边际成本和极低的利润率,而无暇顾及可能出现的反垄断问题。[1] 2021年反垄断和平台治理,不仅仅是互联网领域的“超级事件”,也是真正的社会重大热点,互联网“破圈”的治理风暴,不仅仅改变产业格局,也将改变社会治理进展,甚至改变全球秩序和格局。中美欧历史上第一次不约而同走向联动、协同和共振,昭示着超级平台给世界各国带来的各层次巨大冲击和治理挑战。
2021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围绕阿里“二选一”的创纪录处罚,开启了中国互联网反垄断大潮。随后,中央网信办主导的“滴滴安全审查”事件,震动全球。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上市热潮,以滴滴上市为分界点,开启下半年资本寒潮。同时,工信部主导的互联互通整治行动也雷厉风行。2021年这三大战役定义了中国互联网的新基调。
2022年1月4日,国家网信办等十三部门修订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正式对外公布,明确掌握超百万用户信息赴国外上市须审查,于2022年2月15日起施行。同一天,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制定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也正式对外公布,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重点针对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等算法滥用行为。
当然,治理风暴中也有一些重要的亮点。2021年12月17日,根据追踪互联网流量的云基础设施公司Cloudflare的数据,短视频巨头TikTok已击败谷歌,成为2021年全球访问量最大的互联网网站。它非但已经超越谷歌成为最受欢迎网站,也超越知名的脸书成为最受欢迎社交软件。号称硅谷五大巨头的谷歌、脸书、微软、苹果、亚马逊均只能位列榜单中的2-6位。而在2020年的榜单中,TikTok仅位列第七名。[2]
而最令人诧异的,还是资本市场的逆势而上。2020年上市的有风险资本支持的美国公司总市值达到创纪录的2000亿美元,而2021年这个数字直奔5000亿美元。比2020年高出1.5倍,约为2002年的20倍。[3] 相比之下,中国互联网企业却在法律和地缘政治的夹击之下显示了其脆弱性。2021年12月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修订完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相关的信息提交与披露的实施细则,要求在美上市中资企业披露更多信息。同时,2021年12月3日,受滴滴从美股退市消息的影响,滴滴股价开盘大幅下挫。在多重因素的叠加下,中概股成为重灾区,滴滴大跌22.18%,理想汽车跌15.95%,爱奇艺跌15.74%,腾讯音乐跌11.94%,阿里巴巴跌8.23%,拼多多跌8.16%,百度跌7.77%,京东跌7.71%,哔哩哔哩跌7.15%,网易跌6.9%。12月3日衡量中概股整体表现的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收盘重挫9.12%。总市值一夜蒸发1,083亿美元。274只中概股最新总市值为13,355亿美元,一夜损失1,083亿美元(约合6,905亿元人民币)。其中,阿里巴巴最新市值约3,035亿美元,损失272亿美元(约1,734亿元人民币)。而在2021年5月估计,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近250家中国公司的股票交易总额达2.1万亿美元。[4] 但是,这还不是中概股真正的低谷。
2022年2月4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America COMPETES Act of 2022)。该法案名义上是增强美国竞争力,实则是遏制和打压中国的创新与发展,旨在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2022年2月8日,欧盟公布《芯片法案》,将投入超过430亿欧元的公共和民间投资,以使欧盟能够实现到2030年市场占有率较现阶段翻一番,达到20%。欧盟高调加入全球芯片竞赛,希望借此减少欧盟在半导体方面对亚洲的依赖。
“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是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七大任务之一。中央积极部署系列科技改革任务,包括科技发展规划、各领域科技行动计划、重大改革举措工作方案,全面形成了“十四五”的开局部署。2022年的工作主轴就是“抓落实”。
中美欧的一系列“动作”,不仅反映出全球供应链动荡、“缺芯”现象延续整年的高科技行业态势,还预示着更大地缘政治风暴的来袭。
二
中美博弈下的中国战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数字化正在为应对全球发展挑战不断创造新的手段,其中,数字经济被视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动力。中国和美国在数字经济的规模和增长率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数字基础设施和通信技术被认为是中国和美国数字经济共同的基础和核心要素。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在一份名为《美国全球数字经济宏大战略》(A U.S. Grand Strategy for the Global Digital Economy)的报告中提出,为了让美国继续在科技领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美国政府必须制定一项以新的“数字现实政治”(digital realpolitik)理论为基础的宏大战略,其首要任务是通过推广美国数字创新政策体系,约束数字对手来促进美国利益,尤其是中国。[5] 有学者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中美在立法上的差异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数字经济作为一种社会符号,具有空间性与时间性的特点。美国与数字经济相关的立法更侧重于安全和保护;中国立法更多关注数字经济行业和技术发展的战略和指导方针。[6]
2021年12月,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发布《伟大的科技竞争:中国与美国》(The Great Tech Rivalry: China vs the U.S.)的报告对过去20年以来中美两国之间的科技竞争进行了分析与预测,重点分析了人工智能(AI)、5G、量子计算、半导体、生物技术和绿色技术等领域。报告指出,中国的迅速崛起正在挑战美国在技术制高点的主导地位,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顶级科技制造商。[7] 此外,中国在多个尖端技术领域已经取得巨大进步。同时,从目前趋势来看,中国在另一些领域也可能超过美国。
2022年1月31日,北大国际战略研究院发布《技术领域的中美战略竞争:分析与展望》报告。报告对信息技术(包括半导体、信息通信设备、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三大类)、人工智能和航空航天行业进行了评估并指出,中美科技实力差距仍然巨大,美中科技脱钩趋势后,中国IT业已面临“巨大冲击”。相形之下,双方脱钩对美国的IT产业没有明显影响。报告对中国正在进行的自主创新之路呈现悲观态度。
上述两份报告明显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基调。究竟谁更准确,起码还需要3-5年时间才能有答案。当然,真正感受2021年中国高科技产业的真实进程,可以发现,哈佛报告的准确度将大大高于北大报告,其主要原因在于“北大报告”侧重以静态方式看待问题。包括最难的芯片制造领域,接下来的3-5年将可能有超乎想象的突破。诸如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企业被美国打压之后的爆发力,都被严重低估。直接以相对静态的角度比较中美状况,难免会过于悲观。因此,对中美高科技发展的考察需要以五年为一个阶段,对前十年和后十年,基于数据和实证,动态的分析和研判,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对高科技演进进程的把握,有助于更好地研判。
自上而下的国际关系视角与自下而上的高科技视角相结合的“双管齐下”,能够提高研判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悲观的根源在于,一方面只有当下静态的比较;另一方面主要依靠国际关系自上而下的视角。以华为鸿蒙与欧拉为例,虽然都是华为遭遇制裁之后才仓促上阵,但是两者在2021年都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技术和产品都赢得了用户的青睐,站稳了市场脚跟,这是中国IT业有史以来,第一次拥有真正自主的操作系统,第一次可以基于自主的基础软件构建产业生态。照此趋势,再过2-3年就可能开始撼动整个全球的产业格局。
此外,开源在中美科技博弈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这个因素也没有被列入考虑范围。以往华为手机中的很多部件都依靠欧美。不到两年的时间,目前除CPU外,其他的部件全部都实现了国产化,过去只是没有订单给国内企业机会而已。如果未来在CPU上把华为“逼急了”,逼上了绝路,CPU问题也会得到解决。当然,对于技术能力不足的公司而言,面对封禁相当于把它们至于绝境,但是,高科技企业中领军企业的影响力对整个格局起着决定性作用。如同一个TikTok就足以使美国互联网巨头无力狙击。在软硬件层面的突围,真正解决“卡脖子”等问题,在于华为的“上下策动”,产业界和各地政府的群策群力。
台湾仅依靠台积电就成为了全球半导体中心。可以看出,领军企业的上下游策动能力,是科技行业的重中之重,而并非简单行业数据的整体比较问题。因此,对中美科技战的研判至少有这样几个关键点:1、动态而非静态比较。必须基于过去十年和未来十年关键数据的动态比较,才可能有一定基础依据来推导和研判发展趋势;2、抓点比抓面更重要。必须以中美核心领军企业当下真实的战略进程为基础,尤其是中国的华为,以及TikTok等具有全球化能力的领导者;3、区分真正的决定性力量和干扰性力量。必须“双管齐下”,充分结合自上而下的国际关系视角和自下而上的高科技视角,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自下而上的高科技力量,因此,在当下历史性时刻,深刻把握高科技规律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从华为过往的遭遇来看中国高科技的真实状况,2019年开始遭遇美国强势禁运和狙击,2020年开始调整战略方向,2021年初见成效。虽然2021年华为整体收入下滑将近30%,但是,华为有尊严地活了下来,而且开始实现了真正的自强不息。
2022年,被硬生生“逼出来”的中国高科技行业,被残酷的现实巨手一把推离出过去30年固有的轨道,被迫走出了长期基于惯性的舒适区。也因此,中国高科技行业终于放下幻想,真正下定决心,通过激活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这一条路,必定艰难困苦,却是必由之路,也是开阔之路。未来,我们或许终将“感谢”特朗普、拜登和美国政府,正是这种将高科技政治化和武器化的简单粗暴行为,改写了中国高科技的历史进程。而这种进程,原本依靠我们自身的自觉是很难完成的。一切都有代价,尽管这一次的“学费”如此昂贵,但是,依然值得!
三
2022年俄乌冲突下的大国科技博弈
俄乌冲突对中国高科技带来的影响与冲击,将大大超过此前美国发动的科技战,也必将极大改写全球高科技的格局与版图。如果说,中美科技战中,欧美企业卷入政治,很大程度上迫于身不由己。但是,俄乌冲突中,欧美高科技企业几乎开始争先恐后参与制裁。战争开始半个月之内,约400家欧美高科技公司已选择暂停或撤出俄罗斯业务,其中包括苹果、谷歌和Meta(原Facebook)等主流欧美高科技企业。
2022年2月28日,《纽约时报》刊登的题为《乌克兰战争测试了科技巨头的权力》(Ukraine War Tests the Power of Tech Giants)的文章指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已经成为世界上一些最大的科技公司的决定性地缘政治时刻,因为他们的平台已经变成了平行信息战争的主要战场,他们的数据和服务已经成为冲突中的重要环节。[8] “一个新的铁幕正在隔断俄罗斯的互联网”(A new iron curtain is descending across Russia’s Internet),《华盛顿邮报》宣称道。[9] “无论如何,数字铁幕似乎即将落下”,《金融时报》如是说。[10] 3月初以来,美欧各国政府、学术机构、甚至于高等院校纷纷中断与俄罗斯大学和科研机构正在进行的合作与交流项目,这是冷战时期都不曾发生过的。美国《财富》杂志社论称,程序员、医生、科学家等计划离开俄罗斯的人,美国都应该大力吸纳,这将对普京造成致命打击。
欧美高科技企业如此深度卷入战争和政治,对于本就处于地缘政治压力下的全球高科技无疑是雪上加霜。在贸易、经济、信息等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技术一直是全球化的引导性力量。但是,俄乌冲突以后,这种格局无疑将面临巨大的冲击,甚至受到完全不可逆的冲击。这种局势伤害的不仅仅是俄罗斯本身,也在深度伤害科技产业和科学共同体。
“俄乌危机已经终结了我们在过去三十年经历的全球化。”[11] 管理规模高达10万亿美元的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BlackRock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Larry Fink)在3月24日发布年度致股东公开信——《资本的权力》(The Power of Capitalism)称,俄乌危机叠加在已经对政治、经济和社会趋势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流行之上。这种影响将在未来几十年以我们无法预测的方式回荡。[12]
2022年3月23日,在《纽约时报》刊登的文章《新冠疫情和俄乌战争颠覆全球化观念,将世界推向分裂》中,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爱德华·奥尔登(Edward Alden)指出,“我们正走向一个经济上更分裂的世界,这也反映出一个显然在政治上更分裂的世界,我不认为经济一体化能在政治解体时期幸存下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劳伦斯·布恩(Laurence Boone)认为,这场战争引发了“去全球化的力量,可能会产生深刻和不可预测的影响”。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丹尼·罗德里克(Dani Rodrik)则更加悲观,他认为,乌克兰战争“很可能给超全球化的棺材钉上了一颗钉子”。[13]
俄乌冲突对全球高科技格局的冲击还没有真正释放,目前还很难有断论,但是对于中国高科技的警示效应已经非常明确。如果说,在俄乌冲突之前,社会层面对于中国倡导自主创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还存在一定的认识盲区,那么,俄乌冲突将迫使我们放下任何幻想。而中国加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本质上比不上出于对抗的需要,而更在于科技竞争能力的本质性提升。只有摆脱美国在科技领域独一无二的垄断地位,形成“第二选择、平行生态”的对等竞争能力,科技才能免于政治化和武器化的命运。科技联结全球、造福人类的初心才能继续发扬光大。
显然,今天中国的科技力量还无力阻挡欧美政治力量的狙击和“脱钩”,更无力担当科技全球化的引领者,但是,清晰了未来的方向,中国完全应该,也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重构全球高科技生态与格局,继续推动科技超越政治、联结世界的历史使命。
四
保持敬畏,保持清醒,中国科技蜕变进行时
有时候,巨大的阵痛是完成自身蜕变的必要历程。中美科技战、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新冠疫情形势再次严峻,加上俄乌冲突爆发,这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给中国互联网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就在如履薄冰之际,美国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3月10日放出消息称,根据《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A),将百济神州、再鼎医药、盛美半导体、和黄医药,还有百胜中国等五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即中概股)列入有退市风险的名单,仿佛让所有中概股面临退市倒计时,全球投资者对中国互联网和新经济的信心被洞穿。当天,中概股迎来暴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10.01%,第二天中概股继续暴跌,抛售更加疯狂,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暴跌10.18%,滴滴跌44.08%(市值已不足100亿美元),阿里和腾讯ADR分别下跌6.68%和5.19%、拼多多跌10.15%、京东跌8.63%、哔哩哔哩跌12.27%,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百胜中国跌幅也超10%,百度跌超12%。截至3月15日之前的一周,腾讯控股股价跌破300港元/股,全天跌幅超10%;阿里巴巴亦大跌超10%,连续创历史新低。
2022年3月16日,由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旨在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会议指出,关于中概股,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关于平台经济治理,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针完善既定方案,坚持稳中求进,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14]该消息一出,不仅明晰了方向性,也使市场重获信心。资本市场反应迅速,A股三大指数绝地反击,沪指收涨3.48%,深成指涨4.02%,创业板指大涨5.2%。此外,香港恒生指数也直线暴涨9%,重新站上20000点,录得2008年10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更是扩大到22%,为该指数推出以来盘中最大单日涨幅。腾讯控股、阿里巴巴涨超20%。快手一度涨32%,美团一度涨近30%,理想汽车、小鹏汽车、京东集团等多只科技股涨超30%。[15]
高层讲话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对于平台治理和反垄断,的确需要给外界一个确定的预期。平台治理和反垄断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治理进一步激活竞争,激发创新活力,更有利于产业发展。而且,应该重点针对有突出问题的关键企业,尽可能精准制导,树立法律制度的威慑力。这方面,欧美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比如美国百年反垄断,每一轮大的反垄断浪潮,都只是针对一家或者极个别的超级垄断者,无论对AT&T、IBM和微软,都不会轻易扩大到整个行业,反而是针对个别企业的反垄断让行业其他企业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更好的竞争环境,更好的发展机会。所以,发展始终是反垄断和平台治理的根本目的。这一次会议很及时,起到正本清源,坚守治理的初心,消除不必要的不确定和疑虑。
当然,从最近几年的中美科技战以及最近中概股的跌宕起伏,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顶着中国高科技最耀眼光环的互联网,在真正的科技含量方面的确名不副实,关键时刻,没有哪一个互联网公司可以在核心技术或者关键技术上顶得上。整个中国互联网的爆发是幸运地搭上了“互联网红利”“人口红利”和“监管红利”等多重因素的叠加,而市值巨高的互联网巨头们并没有真正在基础性和前瞻性的科技创新方面有真正的相应投入,没有立足十年二十年之后重大创新的战略投入。这种发展模式过去是成立的,但是在地缘政治强势崛起,甚至超越市场因素成为全球高科技主导性因素的时候,尤其是这次俄乌冲突之后,没有核心技术,没有根植于自身基础,就不可能建立起自己真正可以主导的产业生态。所以,中国高科技未来的发展逻辑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长期主导中国互联网“低风险、高回报”的非高科技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回到“高风险、高回报”的真正的高科技模式中来,才会有开阔的未来。因此,这一场平台治理浪潮,是很好的警示,有些企业将经历洗礼而重新崛起,更多的企业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中国互联网在技术创新上需要更大力度的补课,中国在反垄断和平台治理方面也得认真地学习。看起来很热闹的很多治理举措,其内在的逻辑和追求的目标,以及实施的章法,距离治理能力现代化,还是存在相当的距离。产业层面和监管层面,都依然需要面向世界,需要学习、追赶和提升。
时势造英雄,时势大于人,历史进程浩浩荡荡,不可阻挡。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治理机制,中国互联网都需要完成范式转变。显然,这是一场真正颠覆灵魂层面的革命,也将触动巨大的利益。只有走向全球,面向全球市场,真正具有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未来才有真正的投资价值,才有开阔的未来。
三年来,中国高科技经历的波折史无前例,也正是这种冲击,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经开启,高科技发展的范式必须转变。虽然,未来3-5年,我们依然需要穿越一个痛苦的调整期,新的领导性力量需要一个过程的崛起,但是,只要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中国高科技和数字经济,必然可以开启一个更加开阔的未来。
*本文系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批准号:21VGQ006)阶段性成果;
注释:
[1] Spiegel, Y., Waldfogel, J. (2021).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f 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 on “antitrust in the digital economy”. 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 54(3): 1-4.
[2] Tome, J., Cardita, S. In 2021, the Internet went for TikTok, space and beyond. Clodflare. 2021-12-20. https://blog.cloudflare.com/popular-domains-year-in-review-2021/
[3] 参见:风险投资的崭新时代. 经济学人. 2021-12-06. https://www.businessreview.global/zh-CN/latest/61a99780b0f2cb2582333f62
[4] 参见:隔夜美股,中概股遭遇“血洗”. 观察者网. 2021-12-04. 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21_12_04_617231.shtml?s=zwytt
[5] Atkinson, R. D. (2021). A U.S. Grand Strategy for the Global Digital Economy. ITIF. https://itif.org/publications/2021/01/19/us-grand-strategy-global-digital-economy
[6] Hu, M., Hu, X., Cheng, L. (2021). Exploring digital economy: a sociosemiotic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Discourse. 6(2): 1-22.
[7] Allison, G., Klyman, K., Barbesino, K., Yen, H. (2021). The Great Tech Rivalry: China vs the U.S. Belfer Center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Harvard Kennedy School. Cambridge. p. 2.
[8] Satariano, A., Frenkel, S. Ukraine War Tests the Power of Tech Giants. The New York Times. 2022-02-28. https://www.nytimes.com/2022/02/28/technology/ukraine-russia-social-media.html
[9] Timberg, C., Zakrzewski., Menn, J. A new iron curtain is descending across Russia’s Internet. The Washington Post. 2022-03-04.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technology/2022/03/04/russia-ukraine-internet-cogent-cutoff/
[10] Thorhill, J. Russia’s digital iron curtain will fail. Financial Times. 2022-03-10. https://www.ft.com/content/26e88a2b-c7ba-46c7-8191-490188f4757b
[11] BlackRock chief Larry Fink says Ukraine war marks end of globalization. Financial Times. 2022-03-24. https://www.ft.com/content/0c9e3b72-8d8d-4129-afb5-655571a01025
[12] Fink, L. The Power of Capitalism. BlackRock. https://www.blackrock.com/corporate/investor-relations/larry-fink-ceo-letter
[13] Wong, E., Swanson, A. Ukraine War and Pandemic Force Nations to Retreat From Globalization. 2022-03-22. https://www.nytimes.com/2022/03/22/us/politics/russia-china-global-economy.html
[14] 国务院. 刘鹤主持国务院金融委会议研究当前形势. 2022-03-16. http://www.gov.cn/guowuyuan/2022-03/16/content_5679356.htm
[15] 参见:刘鹤讲话后,A股、港股直线飙升,观察者网. 2022-03-16. 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22_03_16_630602.shtml?s=zwyxgtjdt